EN

资讯中心

NEWS

深度 | 数字经济重塑制造业核心能力
阅读量:6202 2017-08-18

来源: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数字经济以数据化、网络化和平台化为显著特征,具备快捷性、自我增强性、边际效益递增性等优势,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资源的重新高效配置,这将颠覆传统的制造业生产经营理念与模式,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

    2016年,中国作为二十国集团(G20)轮值主席国,首次将“数字经济”列为G20创新增长蓝图中的一项重要议题。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写入“数字经济”,强调 “推动‘互联网+’深入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加快成长”。数字经济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其高渗透性已经并将进一步对制造业产业链与价值链产生深远影响。

 

数字经济发展与制造业转型升级同向同力

    在G20杭州峰会上签署的《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指出,数字经济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数字经济发展已进入快车道,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第一,制造业是数字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正在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态体系。该体系生长于既有经济体系之上,在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的基础上强势崛起。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体和根本,在这一新的经济体系中面临着发展环境与本身活动的根本变化。或者说,制造业发展的新体系正在形成。

 

第二,数字经济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手段与工具。

 

    数字经济的实质是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通信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数字经济以数据化、网络化和平台化为显著特征,具备快捷性、自我增强性、边际效益递增性等优势,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资源的重新高效配置,这将颠覆传统的制造业生产经营理念与模式,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

 

第三,数字经济所特有的生产要素与基础设施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在传统经济体系中,水、电、油、交通运输等是制造业的生产要素和基础设施,其保障程度与建设水平是制造业发展的前提基础,也影响着制造业的生产成本。在数字经济体系中,互联网及信息系统成为新基础设施,大数据成为关键生产要素,其快速发展与不断创新必然提高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包括客户调查成本、交易成本等在内的制造业成本,提高交易效率。

 

第四,制造业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创新资源与巨大市场。

 

    数字经济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孕育产生,信息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是数字经济形成和发展的源动力。制造业是国民经济中开展研发活动最活跃、承载创新资源最多的部门,在产生技术创新成果的同时,也不断使用和传播技术创新成果,作为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制造业是数字经济发展成果最重要的应用市场。

 

数字经济重塑制造业核心能力的路径

 

数字经济整合创新资源,提升制造业研发设计能力。

 

    一方面,互联网创新平台得以将全球的创意设计、研发资源迅速聚合在一起,而且能够让消费者直接参与产品设计,研发机构和个人分工协同,提高研发设计效率。海尔开放创新平台HOPE,是这方面的典范。另一方面,通过大数据分析能够更为准确地掌握消费者需求,据此不断改进产品研发设计方案。

 

数字经济整合海量数据资源,扩展制造业智能化生产制造能力。

 

    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既是发展趋势也是发展目标,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将改变传统的生产制造模式。除了生产设备网络化、生产数据可视化、生产现场无人化等特征,更为重要的是用户全流程参与,大批量规模化生产加快向分散化、个性化定制生产方式转变。比较典型的案例是青岛红领的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生产。数据获取与计算能力、快速响应能力、柔性制造能力、精益生产能力等,都是数字经济体系下制造业生产制造能力的重要体现。

 

数字经济整合产业链各环节,增强制造业服务能力。

 

    数字经济为服务型制造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制造业企业可以通过远程诊断管理、电商销售、物流服务等方式,延伸和提升价值链,还可以面向细分行业提供研发设计、优化控制、设备管理、质量监控等云制造服务,由提供产品向提供全生命周期管理转变,由提供设备向提供系统解决方案转变,打通研发、制造、营销、售后服务等各环节,实现多元化增值。

 

数字经济整合市场资源,提升制造业跨国经营能力。

 

    通常,企业只有达到一定规模,才具备跨国经营的条件。数字经济使得制造业中小企业甚至小微企业有机会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通过网络化协同制造参与到国际生产经营中,某种程度上,各国制造业企业面对同样的全球市场。据麦肯锡的数据,目前约12%的全球货物贸易通过国际电子商务完成,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长。若企业需求定位准确、产品质量过硬、特色鲜明突出、经营生产灵活,无论规模大小,都可能在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

 

促进数字经济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在促进数字经济与制造业全方位深度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对以下问题加以关注。

 

第一,制造业的核心能力始终受制于技术创新水平,必须大力推动创新尤其是信息通信技术的创新。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由信息通信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交叉融合所孕育引发。而信息通信技术无疑是最关键、最活跃、最具引导力和渗透性的领域。制造业核心能力提升必须紧跟科技发展步伐,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并提高综合集成创新能力。

 

第二,互联互通是数字经济为制造业提供的最基本便利,必须加快工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制造业活动中,数据高效交互、信息资源共享、快速协同工作的前提是互联互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建设都需要尽快跟上产业发展的需求。要建立低延时、高可靠、广覆盖的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建立宽带网络、高性能计算系统,推动数据开放和标准化,突破大数据核心技术,大力发展解构和重塑制造业活动的工业软件。同时,还要切实解决我国城乡之间、东西部地区之间的数字鸿沟,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基础条件与均等机会。

 

第三,数字经济与制造业融合产生新业态,必须以包容审慎态度给予制度层面的支持。

 

    随着数字经济体系的加速形成,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有些新的经济形态既缺乏既有经济学理论的支撑,也没有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等制度支持。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6月2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表示,对于新业态、新模式,各有关部门要善于抓住市场瞬息变化的趋势,从大局出发,坚持“鼓励创新、包容审慎”的监管原则。对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产生的新业态,企业层面出现的一些新的业务模式,政府要为这些创新提供制度和政策的便利。

 

第四,数字经济对制造业核心能力的重塑是全球性趋势,必须加强开放合作。

 

    数字经济在全球兴起,世界主要国家都在积极关注、加紧部署。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16数字经济展望》报告,截至2015年,80%的OECD成员国制定了数字经济国家战略或相关政策。目前,在数字经济领域我国走在世界前列,但我国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的融合程度相对数字经济在社会其他领域的应用和实践仍显缓慢,无论是技术、标准、模式、政府规制等各方面都在探索实践中。必须以开放的心态加强国际合作,积极“走出去”,推广数字经济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新产品、新服务、新标准。同时,利用好全球资源,加强在人才、技术、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合作,交流学习先进理念与先进经验。